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作文5篇
《天宮課堂第二課》開課了,在浩瀚的太空中,中國航天員王亞平、翟志剛、葉光富組成的新“太空出差三人組”有為我們帶來了天宮課堂第二課,下面是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作文5篇,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!
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作文1
天宮課堂第二課最神奇的是太空" 冰雪 " 實驗,2022冬奧會點燃了大家冰雪激情,中國空間站內也將上演了一場 " 冰雪 " 實驗。
這項實驗將演示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。地面上受重力影響,液體從杯子底部開始往上結晶。而在太空失重環境下,可能會像漫天飛雪一樣,液體的四面八方都結晶。比如在杯子邊緣和空中等,每個方位,每個有水的地方,都有可能出現結晶的現象。而且,這種結晶會比地面上的更為舒展。
這些堆積起來的晶體會像雪花一樣落下來,浪漫壯觀。
在神舟十三號離開地球的三個月,3名我們眼中光芒四射的航天員,均來自普通而樸實的家庭。當他們遠離地球、巡游寰宇、辛勤工作時,留在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在一如既往、日復一日地耕耘勞作。中國航天員的奉獻與擔當,始于熱血、恒于信仰、終于愛國,他們把使命和重擔銘刻在心,扛在肩上,把榮譽和光環歸于祖國,貢獻獻人民。
在祖國建設的各行各業甘做“孺子牛”、勇做“拓荒牛”、常做“老黃牛”,不斷以愛國精神、載人航天精神鑄魂補鈣、淬煉成鋼,始終保持“越是艱難越向前”的闖勁和“風雨無阻向前進”的韌勁,不斷開創新的歷史偉業,標注新的精神海拔!
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作文2
“飛天夢永不失重,科學夢張力無限。”在2022年3月23日,我們班全體同學在楊老師的組織下,認真觀看了“天宮課堂”,神舟十三號組航天員瞿志剛、王亞平、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了太空授課。
雖然我們現在對于那些高深的航天技術,深邃的宇宙知識理解不了多少,但是這卻激發了我探索知識宇宙的強烈興趣。我們每天只能迎來一次日出,可在空間站的宇航員們卻可以一天中迎來十六個日出,因為他們在神舟十三號飛船里,每九十分鐘就可以繞地球一圈。
在這次“天宮課堂”,我們看到了太空 " 冰雪 " 實驗、液橋演示實驗、水油分離實驗等。讓我們從天地差異中感知宇宙的奧秘,體驗探索的樂趣。孔子當年杏林游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,他的后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,并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?都說“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”,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,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。
如果說浩瀚的宇宙,是一本書籍的話,那么強大的綜合國力,扎實的航天技術,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。王亞平老師的太空授課發出的“中國好聲音”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所有青少年。謝謝宇航員,也同樣謝謝大自然和宇宙饋贈的一切。
我想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,我夢想有一天月球上能插滿中國的旗幟,我憧憬高科技能傳遍全宇宙,我想象自己成為一名宇航員,搭乘宇宙飛船去探索深邃的太空,為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!
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作文3
今天晚托的時候,老師給我們觀看了“天宮課堂”。雖然我對太空中的生活已有所耳聞,但這節課還是令我大開眼界,驚奇不已。最令人驚奇的是“液橋演示實驗”。
說到橋,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交通道路的橋梁結構,比如獨木橋、石拱橋、鋼筋混凝土橋等等,這些橋都是由質地堅硬的固體結構材料搭建而成。
液橋是連接著兩個固體表面之間的一段液體。太空失重環境下,物體處于 " 漂浮 " 的狀態。地面上只能形成的小液滴,到了空間站便可以形成大的液球。這是因為重力消失后,表面張力大顯神威。
氣液界面之間存在著表面張力,使得液體表面如同有一層很薄的彈性薄膜一樣。正是這樣一層 " 虛擬 " 的薄膜,使得液橋的表面形貌得以維持,而不會 " 垮塌 "。由于表面張力很弱,所以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液橋尺寸很小,通常只有幾毫米。超過這個尺寸,液橋將無法平衡其重力而垮塌。
在太空中,利用失重環境,可以建立起很大尺寸的液橋,而這在地面上將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作文4
觀看了宇航員叔叔阿姨多姿多彩的航天生活,讓我知道了宇宙的奧秘 ,進一步了解了航天知識和國家大事 。
瞧!宇航員阿姨的頭發竟然飄了起來,原來是宇航員阿姨在洗頭呢!太空上沒有地心引力, 所以人們懸浮在空中, 宇航員們從這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, 靠的全是太空艙里的扶手 。如果你在太空睡覺的時候沒有系好安全帶, 有可能一覺醒來你已經飛到墻上去了, 這里可跟地球上不一樣哦!
同學們, 你們知道宇航員在太空如何喝水的嗎?在太空里吃飯、喝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 先用針管將水推到壓縮袋里,然后才可以喝到水呢!而且還要保證水不可以流出來, 要不然會噴的你滿身都是。而在太空吃飯, 那就非常簡單了, 隨著科技的發達 ,各種太空食物層出不窮,比如我們中國推出了吸管食物和壓縮餅干,現在已經發展到能將魚香肉絲…… 帶去太空了!
為了整潔, 家里時常打掃衛生 。在太空中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,不信你看今天宇航員們也在打掃衛生呢!在太空中抓垃圾,講究的就是“穩、準、狠”把垃圾抓到了就放在更大的袋子里,而且還要垃圾分類:干垃圾、 濕垃圾都要分開的, 在太空也要提倡環保嘛!
看了“天宮課堂 ”讓人感觸很深 ,它讓我們更加了解了中國航天事業日新月異的進步, 激發我們從現在起,好好學習,好好鍛煉。長大以后成為祖國航天事業的新一代接班人!
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作文5
《天宮課堂》太空授課正式開始了,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,它不僅標志著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航天技術,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再一次伸出橄欖枝。
中國航天員們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,并用名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,激發了我們眾多學生對科學的興趣。
這次課堂中,翟志剛、王亞平、葉光富三位老師生動地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、浮力消失實驗、物體運動、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。一個個實驗,讓大家直觀地感受到空間站太空環境與在地球地面上環境的不同,真是太奇妙了!
在這么多實驗中,我最感興趣的還是王亞平老師做的“水油分離實驗”了。在地球上,油肯定是浮在水上面,兩者自然而然分層。這主要與浮力有關。而在失重的太空環境下,油混在水里面,無法分離。
實驗之后,三位老師還展示了空間站的工作、生活場景,真是讓人嘆為觀止。
太空科技奧秘無窮,這次的太空課堂讓我記憶尤深,同時也讓我對太空無限向往。未來屬于我們,讓我們一起加油吧!
2021《天宮課堂》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(5篇精選)
2021精彩的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5篇
2021天宮課堂第一課觀后感作文精選15篇
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王亞平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
2021中國空間站“天宮課堂”首次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5篇
2021年觀看太空授課觀后感

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作文1
天宮課堂第二課最神奇的是太空" 冰雪 " 實驗,2022冬奧會點燃了大家冰雪激情,中國空間站內也將上演了一場 " 冰雪 " 實驗。
這項實驗將演示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。地面上受重力影響,液體從杯子底部開始往上結晶。而在太空失重環境下,可能會像漫天飛雪一樣,液體的四面八方都結晶。比如在杯子邊緣和空中等,每個方位,每個有水的地方,都有可能出現結晶的現象。而且,這種結晶會比地面上的更為舒展。
這些堆積起來的晶體會像雪花一樣落下來,浪漫壯觀。
在神舟十三號離開地球的三個月,3名我們眼中光芒四射的航天員,均來自普通而樸實的家庭。當他們遠離地球、巡游寰宇、辛勤工作時,留在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在一如既往、日復一日地耕耘勞作。中國航天員的奉獻與擔當,始于熱血、恒于信仰、終于愛國,他們把使命和重擔銘刻在心,扛在肩上,把榮譽和光環歸于祖國,貢獻獻人民。
在祖國建設的各行各業甘做“孺子牛”、勇做“拓荒牛”、常做“老黃牛”,不斷以愛國精神、載人航天精神鑄魂補鈣、淬煉成鋼,始終保持“越是艱難越向前”的闖勁和“風雨無阻向前進”的韌勁,不斷開創新的歷史偉業,標注新的精神海拔!
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作文2
“飛天夢永不失重,科學夢張力無限。”在2022年3月23日,我們班全體同學在楊老師的組織下,認真觀看了“天宮課堂”,神舟十三號組航天員瞿志剛、王亞平、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了太空授課。
雖然我們現在對于那些高深的航天技術,深邃的宇宙知識理解不了多少,但是這卻激發了我探索知識宇宙的強烈興趣。我們每天只能迎來一次日出,可在空間站的宇航員們卻可以一天中迎來十六個日出,因為他們在神舟十三號飛船里,每九十分鐘就可以繞地球一圈。
在這次“天宮課堂”,我們看到了太空 " 冰雪 " 實驗、液橋演示實驗、水油分離實驗等。讓我們從天地差異中感知宇宙的奧秘,體驗探索的樂趣。孔子當年杏林游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,他的后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,并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?都說“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”,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,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。
如果說浩瀚的宇宙,是一本書籍的話,那么強大的綜合國力,扎實的航天技術,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。王亞平老師的太空授課發出的“中國好聲音”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所有青少年。謝謝宇航員,也同樣謝謝大自然和宇宙饋贈的一切。
我想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,我夢想有一天月球上能插滿中國的旗幟,我憧憬高科技能傳遍全宇宙,我想象自己成為一名宇航員,搭乘宇宙飛船去探索深邃的太空,為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!
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作文3
今天晚托的時候,老師給我們觀看了“天宮課堂”。雖然我對太空中的生活已有所耳聞,但這節課還是令我大開眼界,驚奇不已。最令人驚奇的是“液橋演示實驗”。
說到橋,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交通道路的橋梁結構,比如獨木橋、石拱橋、鋼筋混凝土橋等等,這些橋都是由質地堅硬的固體結構材料搭建而成。
液橋是連接著兩個固體表面之間的一段液體。太空失重環境下,物體處于 " 漂浮 " 的狀態。地面上只能形成的小液滴,到了空間站便可以形成大的液球。這是因為重力消失后,表面張力大顯神威。
氣液界面之間存在著表面張力,使得液體表面如同有一層很薄的彈性薄膜一樣。正是這樣一層 " 虛擬 " 的薄膜,使得液橋的表面形貌得以維持,而不會 " 垮塌 "。由于表面張力很弱,所以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液橋尺寸很小,通常只有幾毫米。超過這個尺寸,液橋將無法平衡其重力而垮塌。
在太空中,利用失重環境,可以建立起很大尺寸的液橋,而這在地面上將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作文4
觀看了宇航員叔叔阿姨多姿多彩的航天生活,讓我知道了宇宙的奧秘 ,進一步了解了航天知識和國家大事 。
瞧!宇航員阿姨的頭發竟然飄了起來,原來是宇航員阿姨在洗頭呢!太空上沒有地心引力, 所以人們懸浮在空中, 宇航員們從這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, 靠的全是太空艙里的扶手 。如果你在太空睡覺的時候沒有系好安全帶, 有可能一覺醒來你已經飛到墻上去了, 這里可跟地球上不一樣哦!
同學們, 你們知道宇航員在太空如何喝水的嗎?在太空里吃飯、喝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 先用針管將水推到壓縮袋里,然后才可以喝到水呢!而且還要保證水不可以流出來, 要不然會噴的你滿身都是。而在太空吃飯, 那就非常簡單了, 隨著科技的發達 ,各種太空食物層出不窮,比如我們中國推出了吸管食物和壓縮餅干,現在已經發展到能將魚香肉絲…… 帶去太空了!
為了整潔, 家里時常打掃衛生 。在太空中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,不信你看今天宇航員們也在打掃衛生呢!在太空中抓垃圾,講究的就是“穩、準、狠”把垃圾抓到了就放在更大的袋子里,而且還要垃圾分類:干垃圾、 濕垃圾都要分開的, 在太空也要提倡環保嘛!
看了“天宮課堂 ”讓人感觸很深 ,它讓我們更加了解了中國航天事業日新月異的進步, 激發我們從現在起,好好學習,好好鍛煉。長大以后成為祖國航天事業的新一代接班人!
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作文5
《天宮課堂》太空授課正式開始了,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,它不僅標志著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航天技術,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再一次伸出橄欖枝。
中國航天員們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,并用名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,激發了我們眾多學生對科學的興趣。
這次課堂中,翟志剛、王亞平、葉光富三位老師生動地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、浮力消失實驗、物體運動、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。一個個實驗,讓大家直觀地感受到空間站太空環境與在地球地面上環境的不同,真是太奇妙了!
在這么多實驗中,我最感興趣的還是王亞平老師做的“水油分離實驗”了。在地球上,油肯定是浮在水上面,兩者自然而然分層。這主要與浮力有關。而在失重的太空環境下,油混在水里面,無法分離。
實驗之后,三位老師還展示了空間站的工作、生活場景,真是讓人嘆為觀止。
太空科技奧秘無窮,這次的太空課堂讓我記憶尤深,同時也讓我對太空無限向往。未來屬于我們,讓我們一起加油吧!
2021《天宮課堂》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(5篇精選)
2021精彩的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5篇
2021天宮課堂第一課觀后感作文精選15篇
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王亞平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
2021中國空間站“天宮課堂”首次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5篇
2021年觀看太空授課觀后感
相關文章:
- [高考作文]2024全國高考作文題目一覽表(6套卷完整版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新高考二卷語文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全國乙卷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新高考一卷語文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四川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河南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云南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陜西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全國甲卷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廣東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河北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江蘇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湖北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湖南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福建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遼寧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安徽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- [高考作文]2024年重慶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(附歷年作文題目)
今日推薦